為了檢查磨礦細度,評價磨礦、分級設(shè)備的工作效率,通常選廠要對磨礦機排礦、分級機或旋流器溢流進行采樣,進行粒度測定。因為是粒度樣,故在試樣加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原物料的粒度特性不變。其具體加工程序是:
(1)縮分:通常可在礦漿縮分器或者二分器中進行,操作時嚴(yán)禁礦樣潑灑,礦樣和沖洗水要均勻地倒入縮分器中,使縮分后各個份樣的重量相差不大。
(2)過濾:過濾前先將德紙稱重,記錄在濾紙的一角,并夾好樣品標(biāo)簽。詳細檢查濾盤盤面的濾孔有否堵塞等現(xiàn)象。鋪敷濾紙時,關(guān)閉真空泵或抽氣閥門,濾紙鋪好后,用細水流均勻潤濕濾紙;濾紙四周邊緣與濾盤壁用手指輕輕按摸。真空泵開啟后(或打開真空閥門),將一份縮分后的試樣均勻、緩慢地倒入過濾盤內(nèi),嚴(yán)禁礦漿從濾盤邊緣溢出。過濾完后,關(guān)閉真空泵或真空閥門,取出濾紙,進行礦樣烘干。
(3)烘干:一般在專用的烘箱中進行樣品烘干。當(dāng)幾種不同樣品同時烘干時,必須將品位高的樣品放在最下層,低品位樣品放在最上層,防止上層樣品撒落入下層。烘箱溫度不宜過高,一般保持在103~107攝氏度之間。檢查樣品是否烘干,可查樣品在干燥板或平臺上有無留有濕印跡,無則說明樣品已烘干;或每隔一定時間,從烘箱內(nèi)取樣稱重,若相鄰兩次重量不變(即恒重),說明物料已烘干。
(4)稱重:從烘箱內(nèi)取出的物料冷卻至室溫時進行稱重。
(5)水篩:將礦漿縮分器中分出的一份試料進行濕篩,或者烘干的物料浸泡在水中進行濕式篩分。濕篩后的篩上物還需烘干,進行干篩,又叫檢查篩分。根據(jù)多數(shù)選廠實際數(shù)據(jù)統(tǒng)計,濕篩后對篩上物不再烘干、干篩,其細度(指 -200 目)一般偏低3~5%。
(6)篩上物過濾烘干:操作方法同上。
(7)干篩:端上物烘干后,用白鐵皮分樣板等輕輕將結(jié)團壓碎分開,嚴(yán)禁研磨。待物料冷至室溫后再放入篩中進行干篩。用膠布、油市或白紙,在其上邊進行檢查篩分,如果一分鐘內(nèi)通過篩孔的物料少于篩上殘留物料的(在個別要求快速或精確度不太高的情況下,規(guī)定不超過 ),認為已到篩分終點。
(8)稱重:操作方法同上。
(9)計算:細度計算公式如下: 物料細度=(1 - 篩上物料重/物料總重)x 100%